Please select your country or region!

崖木根雕艺人让“枯木逢春” 薪火传承农耕文化

  【解说】在甘肃天水深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不少柏树,人们俗称崖柏,不少民间艺人都喜欢从海拔一两千米的绝壁上采集崖柏,然后经过精心雕琢,变成雅俗共赏的艺术品。甘肃天水民间崖木雕刻艺人周治红就是这样一位崖柏采木人。他从小受木工父亲的影响,热衷于把玩各种根雕,小时候经常去河边山坡上寻找枯木树根,经常将这些“宝贝”带回家里,与老人们一起构思加工,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,塑造根雕的“动物世界”。

  日前,他在自己的根雕工作室向记者介绍,根艺活是农耕文化的延伸,如今,好多老一辈的根艺人都不在世了,他能做的就是和同行一起,薪火传承,把这种祖辈留下来的财富传承下去,当然根雕也给他带来了物质上的回报。

  【同期】甘肃天水市民间崖木雕刻艺人 周治红

  还有个十二生肖的,那都是我和我父亲做的,当时也是卖了六百多块钱(人民币),等于我和我父亲尝到了这个甜头,带来了经济价值,支持我上学的这些费用什么的,因为我的父辈都是农村人,也没有固定的收入什么的。

  【解说】周治红表示,如今想起曾经悬崖采木的经历都害怕,父辈们为了生计,冒着生命危险悬崖采木,采回来制作一些家具、农具,偶尔也会有人因此坠落悬崖。作为悬崖采木人,他们并非搞破坏,不采“活木”只让枯木逢春,变废为宝。

  【同期】甘肃天水市民间崖木雕刻艺人 周治红

  咱们一般三五个人一组从侧面或者背面,上山然后把绳子从上边放下来栓在下崖的人腰里面,然后上边的人往下放绳子,然后这个人慢慢下来可以碰到枯死的树根的跟前,就是这样完成的,而且这个是相当的危险。

  【解说】如今,“悬崖采木”这种方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在青山绿水面前,人们也自觉开始保护生态,“悬崖采木”几乎也找不到了。周治红也表示,随着全国枯根资源的匮乏,根雕从业者也在逐年不断减少,老一辈的“悬崖采木人”一个个离世了,他们将是曾经有此经历,并“以木为生”的最后一批根艺人了,如果有一天资源用完没有存货,就寻找其它崖柏代替品亦或“转行”。

  在40多年根艺从业中,周治红长期摸索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创作技法,他的作品大多以人物、山水、花鸟、鱼虫等形象为主。崖柏苍劲、飘逸并散发清香,他的创作坚持“七八分天成、两三分人工”,再进行取舍、雕琢、打磨,尽量保持天然程度,达到“天人合一”的最佳美学效果。

  记者 李亚龙 魏建军 甘肃天水报道

Copyright © 2014-2016 DeDe 58. All rights reserved